五、建材新興產業發展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
(一)建材新興產業發展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以改革創新為驅動,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題,以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為主線,全面啟動與實施《2030年中國建材工業“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發展戰略》。著眼于加快建材新興產業發展,推進行業轉型升級,著眼于依靠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作為發展建材新興產業的主要支撐;著眼于增加建材新興產業在建材行業總量中的比重,從總體上提高建材行業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和加快實現節能減排的新目標;著眼于加快新興產業發展,解決行業結構失衡問題;著眼于加快開發新興產業和開發新的應用領域,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促使中國建材行業在傳統產業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不僅建材傳統產業在創新提升中得到新的發展,而且使新興產業成為中國建材行業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的一支強師勁旅,使中國建材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不但不減弱,反而有新的發展和貢獻,實現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兩翼齊飛”,加快推進由建材大國變為建材工業強國的進程。
(二)建材新興產業總體發展目標
1.以七大領域作為建材新興產業發展的主體和發展的主導產業:建材新興產業與所有的事物一樣是動態變化的。隨著自身的科技進步和與其相關領域的科技發展與進步,總體上發展是無止境的。不僅現有新興產業的發展潛力不可估量,而且未來不斷涌現出來的新興產業發展潛力更是不可估量。就現階段來說,以七大領域作為建材新興產業發展的主體和發展的主導產業。在行業發展規劃與產業結構調整布局中,在科技創新和突破瓶頸的攻關中,優先發展新興產業,做到發展目標明確、主導產品清晰、技術支撐可靠、政策保障優先。建材新興產業的總體增長速度要高于建材傳統產業,形成有持久力的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有一定的高增長、高附加值的新興產業集群。
2.著力增加新興產業在建材行業中的比重:到2020年,建材新興產業在創新技術、拓展發展領域、提升附加值、產業規模諸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與拓展,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整個建材行業增加值的比重力爭達到50%左右。到2030年,增加值比重達到60%~70%左右,使建材行業萬元產值能耗大幅度降低,總體環境達標,水平和經濟效益有大幅度的提高。
3.新興產業主要的技術裝備實現創新升級:到2020年,部分尖端新興產業的技術裝備水平達到屆時的世界領先水平,占半數以上新興產業的技術裝備水平達到屆時世界先進水平。到2030年,占半數以上的建材新興產業技術裝備水平達到屆時世界領先水平,成為超越引領世界建材工業發展的排頭兵,在國際市場占有率達到20%~30%。
4.率先實現資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和環保指標的全面達標:資源能源利用率到2020年在2013年行業先進指標基礎上再分別提高20%和25%以上。到2020年,新興產業企業全部達到國家環保標準。到2030年資源能源利用率和環保指標達到屆時的世界同類產業的先進水平。
5.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高:到2020年新興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在2013年行業先進指標基礎上提高30%以上。到2030年達到屆時世界同類產業的先進水平。
(三)建材新興產業發展重點
新興高性能復合材料產業:以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為驅動,著力開發與提升用于航空航天、交通運輸和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海洋工程、智能電網建設等高端市場所需的各種高性能復合材料;研究與拓展超高性能的水泥基復合材料、高性能的陶瓷基復合材料和高性能樹脂基復合材料并形成規模。特別要強化對以碳纖維復合材料為代表的先進復合材料的基礎理論的研究,著力組織頂端關鍵技術的創新與瓶頸技術的攻關。堅持新興復合材料多功能、復合化、制品化、技術高端化和附加值高的發展原則。
新型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新型功能材料和結構材料,并形成產業化、規模化。要增加自主知識產權,加快基礎理論研究和增加基礎研究投入,著重組織加強關鍵制備技術的研發與攻關,以減少關鍵配套材料進口為創新發展的重點;把加強先進陶瓷、人工晶體、特種新型玻璃、新型無機高性能纖維等功能性材料和結構材料的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作為重點,加快新型功能材料和各種結構材料應用領域的開發,形成產品質量提升和推廣應用同步的發展新格局。
非金屬礦及制品業新興產業:把提升非金屬礦產地質勘探的新技術、新裝備和提升非金屬礦高端制品的加工制造裝備技術作為發展壯大非金屬礦及高端制品業的關鍵環節;把提升與增加非金屬礦物基節能防火材料、非金屬礦物填充材料、功能性無機涂敷材料、生態環保材料、新能源材料作為發展與提升的重點,以形成地勘、采選、精加工與貿易一條龍的完整產業鏈和高附加值的產業集群。把拓展找礦視野,增加優質、功能性礦種及增加資源儲量作為加快發展的前提;把加強非金屬礦及高端制品業的技術研發作為發展的重點;把增加自主知識產權,提高非金屬礦專用設備的大型化和高效能、提升精加工技術和提高資源利用率作為技術裝備創新的主要目標;把提升膨潤土、高嶺土、硅灰石、長石、石墨、滑石等非金屬礦的低品位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和提升共伴生礦物的回收再利用技術,作為創新技術和提高資源利用率的主要目的。
建材節能環保新興產業:重點發展建材各產業的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及圍繞資源利用和發展循環經濟的節能環保技術與產品,同時向其他行業延伸與擴展節能環保技術與產品。重點圍繞建材行業轉型升級,加快建材有關產業燃煤窯爐技術提升,加快現有的耗能設備和排放設備的改造與更新換代;重點提升與突破以低氮燃燒技術和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細顆粒煙塵減排技術;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多通道分室燃燒器及全氧燃燒技術裝備的提升并實現產業化;重點開發處置城市垃圾,建筑垃圾,污泥有毒、有害物體的技術裝備,高效率脫硫脫硝、細顆粒煙粉塵減排技術裝備及產品;加快發展對現有生產工藝、生產環境、生產過程的能耗控制和排放控制的技術創新和設備更新、改造的步伐,加快全行業節能減排指標達標,進而以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目標。
新型建材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重點是圍繞整個建材行業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目標,瞄準世界建材產業一流技術裝備創新研發高端頂端技術,打造使用壽命長、資源能源利用效率高、環保指標與國際先進水平和領先水平比肩的先進建材裝備加工制造產業。要加大基礎理論的研究,拔高建材主要產業技術裝備研發的起點;圍繞建材各產業轉型升級與超越引領的目標,重點開發兩個“二代”的先進技術裝備,開發各產業轉型升級所需要的新技術、新裝備,開發各新興產業功能性能改變與用途改變所需要的新裝備、新技術,把挑戰世界領先水平、突破技術瓶頸和提高制造精度作為組織攻關的重點。總體發展原則是向功能型、復合型、節能環保方向提升,向新型的高技術、高附加值、高智能化、高效率方面發展和提升。
新型多功能節能環保墻體材料及與墻體材料配套的綠色裝飾裝修材料產業:重點發展輕質高強、多功能復合一體化、安全耐久、節能環保、低碳綠色、施工便利的新型多功能墻體材料。堅持技術含量高、產品新型、質量好、節能環保低碳綠色和舒適的原則;堅持產品性能優異、功能多元且復合功能強的原則;堅持制品化、部品部件產業化與組合組裝的發展原則;堅持美觀、適用、安全、無污染的發展原則。
傳統建材提升性能功能后延伸至其他工業領域的建材新興產業:很多建材傳統產業具有不是最終產品的特征,它們既有傳統材料的功能性能,又有發展成為新興產業的潛能,經過與其他材料復合或自身技術水平提升到一定層次后可以改變功能和用途,以至延伸到其他工業領域。為此,要堅持創新提升的發展原則,使有發展成為新興產業功能的傳統建材,充分發揮潛能和效能;要堅持打破行業界線,使其能走多遠就走多遠的發展原則。對目前已經由傳統建材產品擴展用途并已經轉向其他領域的,要繼續提升技術,繼續擴大應用領域。要把有特種功能的已經超出原有用途的各種特種水泥、功能新型的節能技術玻璃和已經轉向電子、通訊領域的特殊功能技術玻璃、新型的有特種功能并已轉向國防和軍工領域的新型陶瓷等產業,繼續作為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
(四)建材新興產業重點發展的主導產品
1.新興高性能復合材料產業
高性能樹脂基復合材料:堅持以大比強度、高減重效率、強抗熱載能力、低成本、結構功能一體化的發展導向,形成批量生產和規模化,加大對碳纖維、芳綸纖維等高性能增強體和環氧、雙馬、聚酰亞胺等多功能聚合物基體的研發力度,并加快發展高性能復合材料、長纖維和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熱固性樹脂基復合材料。重點發展應用于能源、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海洋工程等領域的高性能復合材料。
陶瓷基復合材料:重點研發和擴大應用“碳-氮”化物復合陶瓷、自增強碳化物陶瓷(包括自增強氮化物、硼化物陶瓷等)、纖維增強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陶瓷、氟化物等高性能結構型陶瓷材料;化學及物理敏感性多元復合陶瓷傳感器、壓電復合陶瓷、熱電復合陶瓷、包括集導電、蓄熱等于一體的太陽能域陶瓷等功能型復合陶瓷。
水泥基復合材料:重點發展適應海洋工程、西部嚴酷環境條件的超高性能水泥基復合材料,多層次纖維、聚合物改性高強、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地聚合物、磷酸鹽等新型特種水泥復合材料及制品。還包括優質瀝青改性等高性能、低環境負荷的路面材料、耐候建筑材料。
高性能纖維材料:重點發展高檔碳纖維、芳綸纖維、R和S級高強、高模玻璃纖維,重點發展和提升低介電玻璃纖維,高硅氧、石英、硼纖維,碳化硅纖維,連續玄武巖纖維和及其他高性能纖維產品。
高性能膜材料:重點發展復合針刺氈覆膜濾料等玻璃纖維濾料等。
2.新型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產業
特種新型玻璃:是指平板玻璃技術提升和功能、用途改變轉向新興產業的各種特種玻璃及相關制品。重點發展與提升電子信息顯示玻璃(高世代TFT/LCD超薄玻璃基板)。加快發展高純石英玻璃及制品等。積極發展高鋁高強蓋板玻璃、鋁硅酸鹽高強玻璃、長波紅外玻璃、無鉛低溫封接玻璃、激光玻璃、微晶玻璃等各種多功能新型玻璃。
先進陶瓷:重點發展新能源、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節能環保、生物醫療、國防及航空航天等領域急需的結構、功能陶瓷材料。重點突破陶瓷粉體及前驅體制備、燒結成型和精密加工等關鍵技術。重點發展以氮化硅、碳化碳、氧化鋯等為主的高溫結構陶瓷,以及新型無鉛壓電陶瓷、透波陶瓷、過濾陶瓷等結構功能一體化陶瓷材料。
人工晶體:創新與提升人造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超硬材料、激光晶體和非線性晶體、水晶等人工晶體技術和產品。積極發展高品質人造金剛石、4~6英寸的LED半導體照明用藍寶石晶體襯底、新型閃爍晶體等高附加值產品。重點突破SiC、GaN、cBN等寬禁帶第三代半導體晶體生長、器件制作等關鍵技術,形成配套并批量生產。
3.非金屬礦及制品業新興產業
重點發展領域及發展的主導礦種:發展的重點領域主要包括節能領域、環保領域、新材料領域。發展的主導礦種目前主要包括石墨、膨潤土、高嶺土、滑石、硅質原料、石灰巖、硅藻土、石膏、蛭石、珍珠巖、螢石、耐火粘土、碳酸鈣、硅灰石、長石、玄武巖、石材等高品位且附加值相對高的礦種。
非金屬礦開采技術和回收利用技術:提升和突破的重點主要是低品位資源綜合利用效能技術和共伴生礦物的有效回收再利用技術;延伸礦產品產業鏈,物盡其用,提高礦物利用率。
非金屬礦產品深加工技術:創新提升的重點主要包括超細粉磨、精細分級、精選提純、脫水、煅燒、除鐵、礦物高純化、表面改性/改型、插層、復合、納米材料制備等深加工技術,優化功能,提升精度,提高資源利用率。
非金屬礦專用裝備:重點發展非金屬礦裝備大型化生產線(成套),圍繞高效、高精度、節能環保裝備,提升與發展新一代超細粉碎與分級設備、干燥設備、煅燒設備、粉體表面改性設備、除鐵設備等功能新型的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新興裝備系列。
4.建材節能環保新興產業
建材節能技術裝備:重點開發高效燃料替代技術,節能型低排放工業窯爐,能源高效轉換、高效傳輸裝備技術,傳熱節能裝備技術、高效換熱設備技術、余能余熱再利用裝備技術、能源管控系統、DCS過程控制系統、智能系統控制技術等。
建材環保技術裝備:重點研究和突破依靠窯爐自身功能有效脫硝、脫硫,從根本上治理污染、降低排放的技術裝備。重點提升與發展脫硝技術裝備、脫硫技術裝備、袋式除塵器、先進電除塵器、電袋復合式除塵器,二氧化碳收集及利用或貯存技術裝備,有機廢氣VOC控制裝置,廢氣中重金屬減排裝置,廢棄物發酵、熱解、焚燒等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先進技術裝備。
建材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重點是推廣與提高水泥窯廢氣余熱發電,玻璃熔窯熱回收及廢氣余熱發電,非金屬礦產低品位資源綜合利用與回收,工業副產石膏、粉煤灰、煤矸石、冶金廢渣、化工廢渣、再生資源、城市垃圾、污泥等綜合利用及秸桿等農業副產品綜合利用等,充分發揮各種廢棄物的效能,以節約資源能源和實現環境保護為發展的重點。
5.新型建材高端裝備制造產業
建材制造成套設備:重點研發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窯爐富氧和分級燃燒減排NOX技術,低能耗、無害化、環境友好型熟料燒成技術,無球化高效節能料床粉磨技術;開發高端成套設備技術及具有低環境負荷、智能控制、設備狀態遠程監控與診斷等功能的高端水泥成套設備;研發第二代中國浮法玻璃新型熔窯結構優化及負壓澄清技術、品質提升關鍵技術等高端成套設備;發展浮法和溢流下拉法高世代TFT-LCD超薄玻璃基板、Low-E玻璃、TCO玻璃、浮法高鋁高強蓋板玻璃、浮法鋁硅酸鹽高強玻璃、超白壓延薄玻璃及其化學鋼化與增透鍍膜等高端特種玻璃高端成套設備,小于0.5mm超薄浮法玻璃制造成套裝備等;研發各類新興產業所需的高端、節能減排、勞動生產率高的新型裝備;提升建筑衛生陶瓷生產高端成套設備,特別要研發具有特殊功能的特種陶瓷裝備;提升與生產新型墻體材料高端成套設備;開發高檔碳纖維、玄武巖纖維加工裝備等。
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設備:重點發展基于機器人的自動化成形、加工、裝配生產線及具有加工工藝參數自動檢測、控制、優化功能的大型復合材料構件成形加工生產線。
6.新型多功能節能環保墻體材料及與墻體材料配套的綠色裝飾裝修材料產業
板材類:重點發展新型、節能環保、多功能復合一體化的板材,提升并加快發展高檔玻璃纖維增強水泥輕質多孔隔墻條板、石膏空心條板、紙面石膏板、纖維水泥平板、纖維增強硅酸鈣板、真空擠出成型纖維水泥板、蒸壓加氣混凝土板、輕集料混凝土配筋墻板、輕集料混凝土多孔墻板、石膏刨花板、木質板材等。積極推廣石膏板復合內墻板、GRC復合無機芯材外墻板、金屬面無機芯材絕熱夾芯板、鋼絲網架水泥夾芯板、GRC巖棉外墻掛板等新型墻體材料。
砌塊類:重點發展輕質高強、多功能復合一體化的砌塊,重點發展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燒結多孔保溫砌塊、燒結空心砌塊、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裝飾混凝土空心砌塊,以及發展石膏砌塊、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復合無機保溫砌塊等。
新型房屋類:住宅部品(包括建筑材料、制品、產品、零配件及系統集成技術)、新型整體房屋構件及集成組裝產品。
7.傳統建材提升性能功能后延伸至其他工業領域的建材新興產業
重點發展技術已經成熟并具有推廣價值的傳統建材轉化的新興建材。
玻璃領域:重點發展Low-E玻璃、SUN-E玻璃、TCO玻璃、超白玻璃、自潔凈玻璃、電致變色玻璃、超薄超厚浮法玻璃等。
陶瓷領域:重點發展高性能、多功能特種陶瓷,高檔薄型化的建筑衛生陶瓷產品及先進制造技術等。
水泥領域:積極發展硫鋁酸鹽、碳酸鹽水泥等非普通硅酸鹽特種水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