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產業市場廣闊,這是全球材料產業發展的共識。然而國內受制于研發能力低、產業鏈條不順暢、應用領域難打開等瓶頸,碳纖維產業發展遲緩。為扭轉這一局面,吉林省碳纖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去年應運而生。吉林碳纖維產業抱團研發,提高了碳纖維產業集聚度,更重要的是,以聯盟形式形成氣勢,對下游市場開拓,為國家相關政策提出建議,對自身發展方向和速度都起到積極作用。
在產業聯盟內,企業間相互促進和帶動,許多企業在碳纖維產品研發方面取得快速進步。目前,聯盟成員單位主要產品生產能力為碳纖維原絲和碳纖維,分別達到了5500噸/年和1170噸/年,碳纖維自行車產能4萬輛,C/C復合材料產能4噸,碳纖維模塑料(SMC制品)產能500噸,碳纖維發熱制品產能40萬套,初步形成了軍工民用兼有、上下游配套的企業集群。
聯盟內,產業鏈里相聯的上下游企業合作起來更緊密。江城碳纖維公司與吉林碳谷碳纖維公司已經結成了戰略合作關系。目前碳谷碳纖維公司的3K、6K、12K碳纖維原絲在江城公司碳化后的技術水平已接近T400品級,尤其是抗拉模量已經達到250Gpa,層間剪切強度超過85Mpa,能完全滿足用戶的使用要求。兩家企業利用各自優勢,正在加緊進行T700、T800品級原絲及碳纖維的工程化生產技術的研究,力爭在短期內突破T700級碳纖維關鍵工藝,滿足航天、航空等高端市場需要。
目前,聯盟也不斷延伸碳纖維產業鏈,同時,聯盟積極拓展碳纖維的應用領域。除了做好傳統領域,邁向高端領域外,聯盟企業還開拓出了服用領域。吉林省東風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碳纖維電熱防寒服裝產業化項目已經做出了成績,項目研發的電熱防寒馬甲已經交給吉林市經開區環衛工人試穿,電熱防寒鞋也被吉林市交警試穿。聯盟把創新碳纖維的應用放在了重要位置。
一個聯盟不僅能資源集中,打造平臺,更重要的是可以打通渠道,做活產業。吉林地區寄望于依托聯盟平臺,迅速實現技術轉化與市場突破,在推動碳纖維產業的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的同時,壯大集群力量,實現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