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球市場研究與商業咨詢公司 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最新報告,2016年,全球非蜂窩夾層結構芯材市場價值6.1億美元,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8.94億美元,2017-2023年年復合增長率約為5.6%。
全球非蜂窩夾層結構芯材市場的發展主要受到風能、海洋、建筑工程領域對輕質結構材料需求增長的影響。而其中,風能領域對該市場的發展起主導作用。
復合材料夾層板的應用日漸廣泛,主要歸因于其優異的性能及可持續特性。非蜂窩夾層結構芯材在亞太地區用量最大,這是由于當地終端應用領域的擴展和對可持續材料的需求增加造成的。然而,耗時且復雜的生產工藝將阻礙該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復合材料模壓工藝,特別是與夾層結構材料相關的先進制造技術的不斷發展,預計將會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
按照材料類型分,全球非蜂窩夾層結構芯材市場可細分為泡沫芯材(低密度泡沫、高密度泡沫)和巴沙木;按照終端用戶分,可以分為航空航天、風能、海洋、交通、建筑工程及其他;按地域劃分,可細分為北美、歐洲、亞太和LAMEA(拉美、中東、非洲)地區。
2016年,亞太地區占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歐洲由于風能和海洋領域的用量增長名次緊隨其后。預計亞太和LAMEA地區將由于交通領域發展、基礎設施改善和經濟穩定增長等因素,對非蜂窩夾層結構芯材表現出應用需求急劇增長的態勢。
全球非蜂窩夾層結構芯材市場的優勢企業主要通過收購和產品開發等策略來占領市場。全球具有影響力的非蜂窩夾層結構芯材企業包括:戴鉑(Diab Group)、赫氏(Hexcel Corporation)、3A復合材料(3A Composites)、Euro-Composites S.A.、固瑞特(Gurit Holding AG)、The Gill Corporation、常州天晟新材、Plascore、阿樂斯(Armacell International S.A.)、贏創工業(Evonik Industries 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