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0日,由武漢格羅夫氫能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羅夫”)正向開發的碳纖維車身全功率氫能動力乘用車首臺樣車在武漢全球首發。該款車是格羅夫品牌面向中國市場傾心打造,定位為大型豪華SUV,率先實現了氫燃料電池和全碳纖維復合材料車身技術在汽車上的規模應用,整車質量更輕、能耗更低,續航里程達1000公里以上,多項先進技術首屈一指,并實現了氫能產業在交通領域率先應用的重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該款車的碳纖維車身誕生于康得復材工業4.0智能制造工廠。作為格羅夫的重要合作伙伴,康得復材為該款車提供了包括從前期設計、研發、試制及后期批量化生產的全套碳纖維輕量化解決方案。整車模態、彎曲剛度、扭轉剛度、碰撞安全相比傳統鋼板車身有顯著提高,舒適性更佳,碳纖維白車身樣車從設計到交付僅需3.5個月,相比傳統鋼板車身樣車,時間大幅度壓縮,產品開發速度顯著提高。整個碳纖維白車身共有車身結構件及開閉件52件,重量160kg,較傳統汽車減重50%以上,經過康得復材設計及制造團隊面向平臺化、模塊化、批量化的正向開發,實現了碳纖維在氫燃料汽車領域的首次應用,填補了國際汽車行業的空白。
氫能具有儲量豐富、清潔高效、安全環保、熱值高等特點,是優質的二次能源,被譽為人類的終極能源。氫燃料電池續航里程長、加氫快,行駛過程中排放物只有水,是新能源汽車重要發展方向。目前,全球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剛起步,隨著氫燃料電池技術不斷突破,交通領域成為其產業發展的重要突破口。此外,相較于使用鋼鐵及鋁合金的傳統車輛,碳纖維汽車更加輕量化,車身結構更輕、更強韌。
早在中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提出時,就已經劃了重點:2030年,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目標為百萬輛,并著重指出,汽車輕量化重點發展碳纖維復合材料技術,實現碳纖維復合材料混合車身及碳纖維零部件的大范圍應用,整車減重35%,碳纖維使用量占車身5%,以此推動我國汽車燃料的低碳化、多元化,降低對石油的依賴。由此可見,“氫燃料”正在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終極解決方案,“碳纖維”正在成為汽車輕量化、保障氫能儲運的終極材料不二之選。最輕氣體——氫能,與目前最佳的輕量化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完美搭檔,正被新能源汽車產業寄予著重要使命。
格羅夫品牌是目前行業內唯一一家致力于大規模生產氫燃料電池氫能乘用車的公司,旨在2025年成長為銷量最大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球領袖級企業;康得復材致力于為全球汽車企業提供碳纖維輕量化解決方案,憑借其上下游的平臺能力和雄厚的碳纖維規?;圃鞂嵙?,目前已與國內外眾多主機廠開展交流與合作,并完成了多個車型的引擎蓋、翼子板、行李箱蓋、車門等車身覆蓋件;頂蓋、上邊梁、側邊梁、中通道、白車身、座椅、電池箱、底盤等車身結構件的汽車碳纖維復合材料輕量化項目。項目涉及燃油汽車輕量化部件替代、新能源汽車(包括鋰電池車和氫燃料汽車)的整車輕量化解決方案。
格羅夫品牌目前已規劃系列有競爭力的車型和生產計劃,并將于今年4月在上海車展推出,接受客戶預訂。武漢資環工研院也啟動了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將于明年在中國一線城市推廣,2021年擴大到二線城市,2022年在中國主要城市大批量啟動。此次,格羅夫攜手康得復材所推出的全碳纖維氫能乘用車,正是雙方公司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為人類的綠色出行保駕護航的誠意之作。
面向未來,康得復材將攜手全球汽車企業陸續推出更多應用碳纖維復合材料部件的量產車型,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復合材料輕量化技術進入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