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在纖維增強復合材料中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中增強相和基體相連接的紐帶,也是應力及其他信息傳遞的橋梁。良好的界面粘結才能使纖維的性能得到充分發揮,進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得到提高,因此對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界面粘結性能、界面微觀結構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總結了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界面剪切強度、界面微觀結構的表征方法,包括單纖維拔出試驗、纖維斷裂試驗、纖維壓出試驗等,并側重介紹了拉曼光譜對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界面粘結性能、界面微觀結構的研究。
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由于比重小、比強度和比模量大等優異性能,廣泛地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交通、體育等域。在外力作用下,纖維增強復合材料通過界面進行應力傳遞才能使纖維和基體應力均衡分布。然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界面能否有效地傳遞應力,有賴于基體與纖維增強體之間界面的結合程度。因此,對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界面結合程度、界面微觀結構的表征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界面剪切強度作為界面粘結中最有效的力學表征參數,也就成為目前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研究中的重點和熱點。因此本文重點介紹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界面剪切強度的測試方法,同時介紹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界面微觀結構的拉曼光譜表征。
l 界面剪切強度的傳統測試方法
1.1 單纖維拔出試驗
單纖維拔出試驗是一種有效的界面剪切強度測試方法,其基本原理‘11是將單纖維包埋在基體片中,固化后將單纖維從基體片中拔出,記錄拔出時所需要的力,即可得到界面的剪切強度,為了使單纖維從基體中拔出而不至于發生纖維斷裂,必須使纖維埋入基體中的長度適當,圖1為纖維拔出示意圖。實驗可在通常使用的小型萬用材料試驗機中實施。為使實驗操作更為簡單,影響實驗結果的可變因素更少,對實驗結果的解釋更趨合理,單纖維拔出試驗技術在不斷的改進和完善。
微滴包埋拔出試驗是對單纖維拔出試驗的一種改進,將塊狀基體改變成微滴狀基體,即在纖維表面上滴入樹脂微滴,盡量減少纖維段的埋入長度,而且用阻擋或推移微滴的方式替代對基體的夾持,這種方法能有效地解決單纖維拔出試驗試樣制備的困難,并能減小實驗結果的誤差,圖2為微滴包埋拔出示意圖。
資料下載:
